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供应链管理专家”职业水平认证项目介绍
一、项目背景
完整的框架是对系统构成元素以及元素间有机联系的简化体现,因此系统的学习能够让我们更全面、更快速、更深入地了解、分析、解决问题,以及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虽然一直在探索、借鉴国际经验,但目前中国仍然缺乏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供应链知识体系,不能迅速地分享、提炼,普及供应链专业知识。造成了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不能满足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鉴于此,为了进一步为加快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和政府治理方式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商务部等八家单位又根据此文件,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上述两个文件都提出了要加快培养多层次供应链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置供应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供应链专业人才,鼓励相关企业和专业机构加强供应链人才培训,创新供应链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国际化的人才流动与管理,吸引和聚集世界优秀供应链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形成新动能。故而,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国家发展现代供应链的重要保障。因此,研究和建立中国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不仅有助于指导我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实践,有利于培养我国供应链管理的优秀人才,也将对于我国企业提高在全球经济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作为专注于采购与供应链领域的行业组织,一直以推动我国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己任。自2013年开始,组织国内供应链领域权威专家历时5年开发出一套兼具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理论知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自主供应链管理知识体系。
二、机构简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是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一家物流与采购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总部设在北京。联合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动政府与企业采购事业的发展,推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完成政府委托交办事项。政府授予联合会外事、科技、行业统计和标准制修订等项职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全国现代物流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之要求,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管理监督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物联共同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采购委”)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直属分支机构,致力于传播、推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念, 推动我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专业领域的发展。多年来,采购委承担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采购与供应链重大课题,参与制定与完善国家采购与供应链相关政策,研究与推进我国采购与供应链行业标准,推广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先进技术和经验,开展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信息与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与认证,推动采购、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自2007年,采购委经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授权,在中国开展C.P.M及CPSM项目的培训、考试和认证,在这一系列工作中,建立了完备的教育认证体系框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管理经验,确定了完善的机构、师资准入制度,培养了一批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质讲师。
三
、知识体系
第一模块:供应链管理运作 |
第二模块:供应链管理规划 |
1 |
供应链管理概述 |
1 |
预测及需求计划 |
2 |
采购需求及规格 |
2 |
供应计划 |
3 |
寻源 |
3 |
精益与敏捷供应链 |
4 |
采购方式 |
4 |
库存管理 |
5 |
供应商评估 |
5 |
生产运作管理 |
6 |
采购谈判 |
6 |
交付 |
7 |
合同履约管理 |
7 |
物流网络规划 |
8 |
供应商绩效管理 |
8 |
供应链信息系统和技术 |
9 |
仓储运作管理 |
9 |
供应链管理中的预算和成本管理 |
10 |
运输管理 |
|
|
第三模块:供应链管理环境 |
第四模块:供应链管理战略与领导力 |
1 |
法律 |
1 |
领导与管理 |
2 |
供应合同及合同管理 |
2 |
目标设定 |
3 |
供应链环境 |
3 |
规划和构建供应链组织 |
4 |
供应商关系管理 |
4 |
沟通与协调 |
5 |
财务管理 |
5 |
员工激励与人力资源管理 |
6 |
风险管理 |
6 |
组织重组的评估和控制 |
7 |
供应链社会责任 |
7 |
全球供应链战略管理 |
8 |
质量管理与控制 |
8 |
评估供应链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 |
9 |
项目管理 |
9 |
建立内部控制并确保合规性 |
四、认证体系
认证等级 |
供应链管理专家(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SCMP) |
助理供应链管理专家(Assistant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ASCMP) |
项目描述 |
该等级认证主要针对具有一定经验的供应链管理人员开展,着重提高供应链管理人员的管理和领导技能,提高其职业能力。 |
该项目为入门级供应链管理资格认证,主要针对初进入供应链管理领域的人员展开,着重提高供应链管理人员的运作技能。 |
考试科目 |
包含4个模块:
1. 供应链管理运作
2. 供应链管理规划
3. 供应链管理环境
4. 供应链管理战略与领导力 |
包含2个模块:
1. 供应链管理运作
2. 供应链管理规划 |
申请资质 |
1. 通过全部4个模块的考试;
2. 并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 具有3年及以上全职物流、采购、供应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2) 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全职从事物流、采购、供应链等相关工作1年及以上。 |
1. 通过全部2个模块的考试;
2. 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一项:
1) 具有1年以上全职物流、采购、供应链等方面的工作经验;
2) 高校在读学生,所学专业为物流、采购、供应链等相关专业。 |
相关费用 |
具体以培训机构为准。
|
具体以培训机构为准。 |
五、项目优势
1、供应链领域国内唯一的本土化职业认证项目,在吸引国外专业知识体系的精华的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国情,更贴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企业管理需求。
2、整套认证培训课程分4个模块,为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士量身打造,在知识结构上讲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并注重实践案例的分析讲解,即课程具有高端性、专业性及实战性。
3、参与编写培训教材和出题专家均为国内知名供应链专家,均兼具理论功底和至少十余年企业供应链高管工作经历,且近年来仍工作在供应链管理及教学前线,保证了整套体系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让学员从理论修养到实操水平都能确实提升。
六、运作模式
采购委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授权专业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开展招生、培训,参加采购委统一组织的考试、认证,并最终取得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证书。
七、考试相关
1、采购委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安排考试时间(每年3月、7月、11月),统一组织学员参加考试,统一从题库里随机抽取试题分配给各个考点。考试的形式是机考。
2、学员参加考试和认证,必须有在采购委购买教材的记录。
3、每个模块的考试皆为120道客观题(形式皆为单项选择题),每个模块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回想题数量占总题目数的50%,理解题数量占题目总数的30%,应用题数量占总题目数的20%。
5、考试未通过的模块可以申请补考,单模块成绩保留2年。
6、采购委将在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设立固定考点,其它城市根据业务的发展设立考点。
八、认证工作
1、在2年时间内,供应链管理专家通过全部4个模块考试、助理供应链管理专家通过2个模块考试,即可申请认证。
2、取得认证的考生,将获得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供应链管理专家” 或“助理供应链管理专家”证书。
3、本职业认证体系非终身制,每次认证的有效期为4年。申请再认证需要提交在4年内接受不低于60个学时的供应链管理领域继续教育(含在线)证明。